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Vitalik新作探討文化變遷與公共物品 超越ETH價格思考行業未來
Vitalik的思考:不局限於ETH價格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連發兩篇博文,引發業內關注。從內容來看,Vitalik的思考顯然並不局限於ETH的短期價格波動,而是對更廣泛的文化、政治和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一篇文章中,Vitalik提出了一個"年輪模型"來解釋文化和政治的變遷。他認爲,一個時代對新事物的態度會形成固定的"年輪",影響後續發展。這解釋了爲什麼美國在某些領域保持開放,而在其他領域卻趨於保守。Vitalik指出,改變既有觀念很困難,更有效的做法是開創新的行爲模式,如開發新技術或在網路社區嘗試新規範。他認爲加密領域的吸引力之一,就在於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技術和文化基礎,可以突破現有偏見的束縛。
第二篇文章則討論了公共物品資助的問題。Vitalik指出,"公共物品"這一概念容易被濫用和誤解。他建議將重點從"公共物品"轉移到"開源"上,因爲後者有更明確的定義和標準。在數字領域,大多數公共物品都是開源的,如學術研究、文檔教程、開源軟件等。Vitalik認爲,即使在物理空間,全球範圍內提供公共物品的最有效方式也往往涉及開源。
Vitalik的這兩篇文章展現了他對技術、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入思考。作爲以太坊創始人,他的視野顯然不限於加密貨幣的短期漲跌,而是着眼於更長遠的技術創新和社會變革。這種宏觀思考或許也能解釋,爲何他對ETH的短期價格波動並不過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