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央行資產規模與比特幣價格走勢的隱祕關聯
金融市場波動與加密貨幣前景分析
上周金融市場經歷了劇烈動蕩,主要源於關稅問題引發的避險情緒。這種突發性事件導致資金流向和市場情緒發生顯著變化,引發了較大幅度的波動。然而,隨着市場逐漸消化這一信息,並對基本面變化和風險偏好調整作出反應,新的平衡點正在形成。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在上周五收盤時呈現漲態勢,爲動蕩的一周畫上了較爲積極的句號。
從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波動率指數(VIX)變化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過程。上周VIX指數創下近期新高,其水平堪比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金融動蕩,凸顯了此次市場波動的非同尋常。
隨着短期劇烈波動逐漸平息,加密貨幣市場的關注焦點或將重新聚焦於通脹和降息預期等長期因素上。降息預期尤爲重要,因爲它關乎流動性的增加,這對以比特幣爲代表的風險資產的增長至關重要。
通過對比過去十年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比特幣價格走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比特幣過去十年的巨大漲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全球M2的快速擴張,這種相關性甚至超過了其他金融指標。
然而,當大多數投資者將目光集中在联准会的貨幣政策上時,另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指標卻常常被忽視——我國央行的資產規模。這一指標反映了國內貨幣的流動性狀況,對比特幣價格走勢同樣具有重要影響。
歷史數據顯示,我國央行資產規模的變化與比特幣價格走勢存在明顯的相關性,這種關係在過去三個比特幣牛熊週期中都有所體現。從2020年至2021年的牛市,到2022年的熊市,再到2022年底至2023年初的復蘇,以及2023年第四季度的漲,我國央行的流動性變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央行資產規模的變化通常領先於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大幅波動。最近數據顯示,我國央行資產規模在2024年底觸底反彈,目前已升至過去一年的高點。這一變化可能預示着加密貨幣市場未來走勢的潛在轉折。
回顧2017年比特幣牛市,我們發現即使在联准会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比特幣等風險資產仍然表現出色,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央行資產規模的顯著增長。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我國央行資產規模的變化不僅影響加密貨幣市場,對傳統金融市場也有一定影響。歷史數據顯示,我國央行總資產規模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綜上所述,在關注美國貨幣政策的同時,投資者也應密切關注國內金融數據的變化。近期有消息稱,我國貨幣政策工具仍有充分調整空間,隨時可能出臺新的措施。這些潛在的政策變化可能對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5年1月,我國存款總額達42.3萬億美元,遠超美國的17.93萬億美元。這一巨大的資金池爲未來的金融創新和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如果國內流動性得到改善,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市場變革。
當然,資金流動性的改善是否能直接惠及加密貨幣市場還有待觀察,考慮到現有的某些限制。不過,香港近期的政策變化已經爲這一問題提供了一些積極的信號,顯示出監管環境正在逐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