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C供應量創新高 Circle估值背後的數據邏輯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解析580億美元市值背後的數據邏輯

Circle在公開市場上市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凸顯了機構對受監管加密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需求。然而,其估值的可持續性取決於其核心收入引擎的擴展能力,這與USDC的總供應量密切相關。

本文旨在從數據角度分析Circle的估值結構。Circle超過95%的收入來源於USDC相關業務,使其對短期利率和USDC總流通量高度敏感。我們首先對USDC的供應曲線進行結構性分解,分析鏈級集中度變化、相對資本流動性以及特定市場環境下的拐點,以確定推動鑄幣活動的關鍵變量。

接着,我們引入了一個經過重新校準的自回歸模型,該模型可以預測每週供應量,誤差範圍約爲±1.5%,並將增量擴展直接轉化爲EBITDA的敏感性。

最後,我們展示了如何將這一供應指標用作實時可交易信號,爲市場參與者提供Circle基本面動態的實時代理。

Circle估值結構分析

在582億美元市值的基礎上,Circle的市盈率已超過某支付巨頭近8倍。一些知名機構投資者的堅定投資表明,投資者不僅在爲當前的基本面定價,更是在押注其未來實現大規模普及的潛力。

爲了維持當前的估值,Circle必須繼續展現強勁的盈利增長軌跡。從歷史數據看,Circle超過95%的收入來源於其穩定幣的法幣資產儲備所產生的利息和股息。因此,其收入對短期利率及USDC的流通量高度敏感。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EBITDA敏感性分解

Circle的EBITDA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 淨利息收益率:通過收益資產獲得的利息收入。
  2. 基於供應流動的費用:通過USDC鑄造和贖回產生的費用。

隨着利率下調的臨近,淨利息收益率將被壓縮,市場正在爲一種轉變定價,即基於交易量的收入增長速度將超過利率壓縮的影響。

這一增長依賴於USDC作爲全球支付網絡的持續採用,其費用捕獲能力將隨着使用速度、跨境資金流動和生態系統整合而擴大。因此,研究USDC的供應動態至關重要。這不僅是Circle未來收入流的領先指標,也是其估值的核心錨點,爲其商業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實時洞察。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穩定幣供應動態解析

目前,穩定幣總供應量已攀升至251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於2021年上一輪週期峯值增長了34%。這一增長反映了顯著的資本流入以及對加密生態系統的信心回升。

當前,USDT和USDC佔據了穩定幣總供應量的86%以上。其中,USDT以62.1%的市場份額領先,USDC則以24.2%緊隨其後。這兩種穩定幣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都扮演着基礎性角色,尤其是USDC,其發展軌跡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受監管、機構級需求的更透明視角。

穩定幣供應的核心邏輯可以簡化爲:

  • 擴張:當鑄造量超過贖回量時,供應增加。
  • 收縮:當贖回量超過鑄造量時,供應減少。

通過擴張與收縮的視角觀察USDC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供應變化與加密行業整體時間線上的重要拐點息息相關。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加速擴張

隨着Circle的上市,USDC當前流通供應量已達到歷史新高的612億美元。這一規模體現了USDC從一種簡單的交易型穩定幣,逐步演變爲被認可的核心金融原語的歷程。從2021年以來:

  • 日均交易量增長了406%,從77.7億美元躍升至315.2億美元。
  • 日活躍用戶自2020年以來以142.92%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反映了其在各大生態系統中的迅速普及。

USDC的增長主要受到以下三股力量的推動:

  1. DeFi的復興:加密原生用戶羣體的興趣和參與度重新激增。
  2. 傳統金融的採用:在結算、現金管理和資金調配領域逐步被更廣泛的傳統金融受衆接受。
  3. 與某加密交易平台的戰略合作:通過與全球最大加密用戶羣之一合作,USDC在零售、機構和鏈上生態系統中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分發優勢。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資本效率揭示真實價值

僅看供應量並不足以反映穩定幣的實際效用。更重要的是,穩定幣的實際價值在於其資金的流動效率。

在某交易平台上,USDT以189億美元的供應量佔據主導地位,而USDC的供應量僅爲58.1億美元,約爲USDT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交易量方面,差距幾乎消失。過去30天內,USDT的交易量爲448億美元,而USDC達到387億美元,僅落後13.6%。

通過計算資金速度(即30天交易量除以流通供應量),我們可以量化資本效率:

結果顯示,USDC的資金速度是USDT的2.81倍,即每一美元的USDC被交易的頻率幾乎是USDT的三倍。這意味着USDC的資金流動更快、效用更高,展現出更深層次的鏈上價值。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鏈級增長:擴展至Alt-VM和Layer

USDC的供應增長從以太坊爲中心逐步轉向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包括Solana、以太坊Layer和新興的Alt-VM鏈。

數據顯示,USDC的供應正日益分布在多元化的生態系統中,與流動性、結算需求和鏈上效用擴展最快的領域保持一致。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Solana上的USDC主導地位

2024年5月,USDC佔據了Solana上99.5%的穩定幣交易量。即便到12月生態系統活動有所分散,USDC依然保持了96%的市場份額。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Arbitrum的Flippening(地位反轉)

2024年9月,USDC在Arbitrum上悄然超越USDT,成爲主導穩定幣。在其巔峯時期,USDT與USDC的供應比爲2.03(即Tether的供應量是USDC的兩倍多)。如今,這一比例已下降至0.2。

這一反轉主要得益於某平台的爆發式增長,其總鎖倉量(TVL)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6億美元飆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25億美元,增幅高達417%。截至目前,該平台的橋接存款已創下36.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較於第四季度基數增長了601%。

這一變化反映了Arbitrum核心生態系統與其擴展集成之間的獨特結構性契合,爲穩定幣主導趨勢創造了條件。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USDC供應曲線量化模型:捕捉穩定幣供應動態

鑑於USDC供應動態的重要性,我們構建了一個自回歸模型(AR模型)來預測USDC的總供應量。我們選擇AR模型是因爲它的簡單性、透明性以及在USDC供應曲線局部線性增長模式中的良好表現。

模型每90天重新校準一次,以捕捉最新的市場動向,同時確保用於回歸和矩陣計算的樣本數量足夠穩健。每個預測週期都有專屬模型,基於90天的滑動窗口進行訓練(7個獨立回歸模型,每個模型擁有一組獨特的beta系數)。模型使用移動平均(1天、3天、7天、14天和30天)作爲特徵變量,預測USDC供應的未來n天平均值,其中n的範圍爲1到7。回歸常數被設爲零,以確保模型完全依賴信號驅動。

這一方法在預測供應量的短期方向性變化方面非常有效。自2022年以來,模型預測的7天平均USDC總供應量有80%的概率落在預測結果的±1.5%範圍內。

USDC供應與Circle估值:數據解構580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結語

Circle的上市標志着加密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不僅僅是一場資本募集,更表明了此前未被滿足的市場對穩定幣在公開市場的需求。其表現突顯了投資者對合規數字美元基礎設施的深厚興趣,進一步鞏固了Circle作爲這一新興資產類別最明確的公衆代表的地位。

目前,Circle的估值已達到582億美元,成爲機構進入受監管數字流動性領域的門戶,而USDC處於這一生態的核心。隨着USDC在不斷擴展的DeFi生態系統和傳統金融體系中的深入嵌入,其角色正在發生轉變。它不再只是採用率的反映,而是成爲一個實時的全球流動性晴雨表,能夠反映資本流動、風險情緒和市場定位。到目前爲止,唯一能夠押注這種增長的方式是交易Circle的股票,但股票特有的因素往往掩蓋底層動態。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智能合约收藏家vip
· 8小時前
Circle牛批
回復0
WenAirdropvip
· 10小時前
币圈都吃这饭啦
回復0
Gas费破产家vip
· 07-10 15:21
上市也没啥用 不还是得靠印usdc
回復0
GateUser-1a2ed0b9vip
· 07-10 11:19
穿仓了再穿就没得补了
回復0
币圈资深幸存者vip
· 07-10 11:17
USDC嘎嘎稳
回復0
闪电佬vip
· 07-10 11:10
usdc这么稳 亏了谁信
回復0
AirdropHunter9000vip
· 07-10 10:54
还想抄黑石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