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積分與Alpha演變:從獎勵工具到Web3身分構建
積分與Alpha:從獎勵工具到身分構建的演變
在Web3生態中,積分和Alpha機制已經從簡單的獎勵工具,演變成爲塑造用戶行爲和構建身分的重要手段。這種轉變不僅反映了平台運營策略的變化,也體現了用戶參與方式的深刻變革。
積分機制的演進
早期的積分主要用於交易返佣,目的是提高交易量。隨着行業發展,積分逐步與"機會"掛鉤,成爲參與優質項目的門票。這種變化將積分從單純的獎勵轉變爲篩選用戶的工具。
Uniswap的UNI空投標志着積分概念的重大突破。用戶不再只是獲得短期獎勵,而是成爲協議治理的參與者。積分開始承載生態治理與社區參與的功能。
Curve的veToken模式進一步深化了這一趨勢,讓積分直接決定治理權和生態收益分配。新一代DEX如Raydium則將積分嵌入項目啓動和生態建設的核心流程。
如今,積分已經成爲平台調控用戶注意力、資產流動和生態發展的戰略工具。它不再是簡單的交易激勵,而是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Alpha機制的異化與協同
相比積分的明確規則,Alpha以模糊但強烈的預期驅動用戶參與。它不一定與積分綁定,但往往能激發最強烈的參與欲望。
Alpha的魅力在於不確定性。正是這種模糊性,讓用戶願意持續參與、保持資產活躍。Blur的早期空投就是典型案例,盡管沒有明確規則,用戶仍瘋狂參與。
主流的Alpha模型包括:
然而,Alpha的模糊性也容易導致短期套利和無效交互等問題。爲此,平台開始探索"積分+Alpha"的混合機制,以實現更精細的控制。
積分用於規範行爲路徑,Alpha則制造模糊期待。兩者結合,既能避免系統性濫用,又能激發長期參與熱情。幣安的Alpha Points就採用了這種策略。
更重要的是,Alpha正在從單純的獎勵轉變爲身分象徵。用戶參與不只爲了短期空投,更希望被認定爲"生態共建者"。這反映了鏈上聲譽與治理權重要性的提升。
CEX與DEX的機制融合
隨着積分和Alpha機制的成熟,CEX和DEX的邊界正在模糊。兩者都在向構建更穩定的用戶參與系統和生態協作機制靠攏。
CEX開始引入鏈上行爲快照、錢包綁定等概念,構建類似DEX的用戶等級和積分成長路徑。同時也加入了輕度治理模塊,如用戶投票上幣等。
DEX則引入了積分系統、任務結構、階段性空投等傳統CEX的運營模塊。如Jupiter的LFG系統就採用了典型的CEX運營模型。
用戶行爲也隨之改變,他們不再簡單選擇平台,而是選擇機制。平台之間的競爭從爭奪用戶數量轉向了機制設計能力的比拼。
未來趨勢:機制之戰
未來的積分系統可能會更加復雜,不僅考慮交易量,還會包括多鏈交互、生態參與度等多個維度。積分將成爲生態對用戶價值的綜合評估。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跡象:zkSync考慮"平均資產留存時間",LayerZero記錄多鏈參與情況,Sismo等鏈上身分協議被廣泛採用。
未來可能形成跨生態互認的"信任網",用戶在一個平台的表現可能影響其在其他平台的待遇。
同時,監管壓力也在增加。平台可能會採取更加模糊和克制的策略,以規避潛在的合規風險。
最終,有效的機制將不再是簡單刺激交互,而是設計一種讓用戶願意長期參與、共同建設的結構。這種機制將成爲生態秩序的核心。
結語
積分和Alpha已經從簡單的獎勵工具,演變成爲塑造用戶身分和生態秩序的關鍵機制。用戶參與不再只是爲了短期利益,而是在構建一個能被生態認可的身分。
平台之間的競爭也從簡單的用戶爭奪,轉向了誰能構建更好的參與結構、留住高質量用戶。這場機制之戰,標志着Web3生態正在向更成熟、更有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