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eacc

从和年轻群友对面基不同的看法来看,自己确实被困在了过去对互联网的叙事中。
自己接触互联网的时候还是前手机时代。
那时候对网络社交的普遍看法还是虚拟社交不可信。
更主要的是当时虚拟社交和身份是不稳定的,廉价的。
随便注册,也没有现在的强绑定手机号。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都认为不需要负有现实社交相同的道德/责任。
就像当时的线下见面的见光死故事,人物总是可以直接拉黑,甚至换号消失。
这在现实完全不礼貌,但在当时是可被接受的,因为只是“虚拟社交”。
在这种语境下难免觉得现实见面是很艰难的事情,太过真实而又残酷。
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后,互联网身份已然成为人身份的一部分了。
线下见面也变成了社交的延伸,获得了现实社交相似的处境。
需要遵守现实的社交礼仪,不管对对方再怎么不满意或者之前网上怎么口嗨,都要维持形象。
已经不再用随时可以抛弃的虚拟身份来面对了。
而作为一位老登,确实还不习惯这种叙事的改变。
不光是自己不喜欢见,认为面容易出事。
别人见时的想法也还是旧风格,就像既然你们见了就说明关系很好,肯定要把网上口嗨的事情做一遍了。
自己接触互联网的时候还是前手机时代。
那时候对网络社交的普遍看法还是虚拟社交不可信。
更主要的是当时虚拟社交和身份是不稳定的,廉价的。
随便注册,也没有现在的强绑定手机号。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都认为不需要负有现实社交相同的道德/责任。
就像当时的线下见面的见光死故事,人物总是可以直接拉黑,甚至换号消失。
这在现实完全不礼貌,但在当时是可被接受的,因为只是“虚拟社交”。
在这种语境下难免觉得现实见面是很艰难的事情,太过真实而又残酷。
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后,互联网身份已然成为人身份的一部分了。
线下见面也变成了社交的延伸,获得了现实社交相似的处境。
需要遵守现实的社交礼仪,不管对对方再怎么不满意或者之前网上怎么口嗨,都要维持形象。
已经不再用随时可以抛弃的虚拟身份来面对了。
而作为一位老登,确实还不习惯这种叙事的改变。
不光是自己不喜欢见,认为面容易出事。
别人见时的想法也还是旧风格,就像既然你们见了就说明关系很好,肯定要把网上口嗨的事情做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