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蕩,比特幣避險屬性受質疑近期,美國總統再次推出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他第一任期內實施的類似政策。當時,道瓊斯指數應聲下跌500點。時間來到2025年,這位總統第二任期內再次升級關稅政策,其影響範圍和強度都超過以往,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衝擊。美國三大股指全線大跌,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均出現大幅下跌。加密貨幣市場同樣受到波及。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資產價格下跌,比特幣一度跌至74,500 USDT的低點。據數據顯示,關稅政策生效後24小時內,加密市場全線下跌,主流加密資產普遍下跌3%-10%,總市值蒸發約3,000億美元。盡管目前有所回升,但市場仍未完全恢復。4月10日,隨着美國總統宣布對75個正在溝通的國家暫緩90天關稅,傳統金融市場和加密市場均出現回暖跡象。比特幣價格重返80,000 USDT水平線。然而,市場情緒仍處於極度恐慌狀態。有分析認爲,總統此番行動可能存在內幕交易嫌疑。同時,市場上還存在對某些大型持幣機構被迫拋售比特幣可能引發"死亡螺旋"的擔憂。長期以來,比特幣被視爲"數字黃金",其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充當避險工具。然而,無論是在此次關稅事件中,還是近半年來的表現,比特幣似乎並未完美承擔這一角色。對比比特幣與黃金現貨的價格走勢可以發現,雖然兩者在整體環境影響下呈現同向波動,但比特幣表現出更高的波動性。近半年來,黃金走勢持續漲,而比特幣價格卻呈現下降趨勢。實際上,將比特幣與美國三大股指的走勢疊加分析,會發現它們之間的聯動性正在顯著增強。這意味着,比特幣在宏觀風險面前並未展現出"避險資產"的獨立性,反而與高風險資產的走勢更爲接近。有專家指出,自比特幣現貨ETF上線以來,隨着傳統金融機構的配置,比特幣越來越像一個"被納入全球資金配置體系的高Beta資產",其價格波動受美債收益率、美元指數、宏觀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日益顯著。這一現象引發了對加密資產"定價邏輯"的再思考。如果比特幣在關鍵時刻無法發揮避險作用,甚至在系統性風險面前表現得和科技股一樣敏感,那麼它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另一個掛着信仰標籤的高波動資產?盡管如此,市場仍有積極因素。歷史上類似的關稅政策往往推動全球貿易機制走向更加成熟與理性。此次關稅政策更像是一種談判籌碼,而非實質性衝突。同時,美國面臨的財政赤字問題可能使這一政策成爲吸引資本回流的手段。對於加密市場參與者而言,長期主義的含義已不僅限於簡單的持有策略。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長期持續,投資者需要更高的認知來了解和發現那些具有良好基本面的項目。真正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是那些在每一次敘事破滅後依然存在、依然被使用的結構性資產與鏈上應用網路。無論是公鏈、DePIN、AI等基礎設施,還是錢包、跨鏈橋等去中心化應用,它們才是支撐這個行業繼續前進的底層基礎。長期主義的核心在於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理解與參與,而非對幣價的執着。真正值得投資的是那些不斷迭代協議、推動落地、試圖用區塊鏈解決現實問題的項目。投資者應該關注這些項目,而不是過分焦慮短期行情波動。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蕩 比特幣避險屬性受考驗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蕩,比特幣避險屬性受質疑
近期,美國總統再次推出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他第一任期內實施的類似政策。當時,道瓊斯指數應聲下跌500點。
時間來到2025年,這位總統第二任期內再次升級關稅政策,其影響範圍和強度都超過以往,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衝擊。美國三大股指全線大跌,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均出現大幅下跌。
加密貨幣市場同樣受到波及。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資產價格下跌,比特幣一度跌至74,500 USDT的低點。據數據顯示,關稅政策生效後24小時內,加密市場全線下跌,主流加密資產普遍下跌3%-10%,總市值蒸發約3,000億美元。盡管目前有所回升,但市場仍未完全恢復。
4月10日,隨着美國總統宣布對75個正在溝通的國家暫緩90天關稅,傳統金融市場和加密市場均出現回暖跡象。比特幣價格重返80,000 USDT水平線。然而,市場情緒仍處於極度恐慌狀態。有分析認爲,總統此番行動可能存在內幕交易嫌疑。同時,市場上還存在對某些大型持幣機構被迫拋售比特幣可能引發"死亡螺旋"的擔憂。
長期以來,比特幣被視爲"數字黃金",其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充當避險工具。然而,無論是在此次關稅事件中,還是近半年來的表現,比特幣似乎並未完美承擔這一角色。
對比比特幣與黃金現貨的價格走勢可以發現,雖然兩者在整體環境影響下呈現同向波動,但比特幣表現出更高的波動性。近半年來,黃金走勢持續漲,而比特幣價格卻呈現下降趨勢。
實際上,將比特幣與美國三大股指的走勢疊加分析,會發現它們之間的聯動性正在顯著增強。這意味着,比特幣在宏觀風險面前並未展現出"避險資產"的獨立性,反而與高風險資產的走勢更爲接近。
有專家指出,自比特幣現貨ETF上線以來,隨着傳統金融機構的配置,比特幣越來越像一個"被納入全球資金配置體系的高Beta資產",其價格波動受美債收益率、美元指數、宏觀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日益顯著。
這一現象引發了對加密資產"定價邏輯"的再思考。如果比特幣在關鍵時刻無法發揮避險作用,甚至在系統性風險面前表現得和科技股一樣敏感,那麼它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另一個掛着信仰標籤的高波動資產?
盡管如此,市場仍有積極因素。歷史上類似的關稅政策往往推動全球貿易機制走向更加成熟與理性。此次關稅政策更像是一種談判籌碼,而非實質性衝突。同時,美國面臨的財政赤字問題可能使這一政策成爲吸引資本回流的手段。
對於加密市場參與者而言,長期主義的含義已不僅限於簡單的持有策略。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長期持續,投資者需要更高的認知來了解和發現那些具有良好基本面的項目。
真正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是那些在每一次敘事破滅後依然存在、依然被使用的結構性資產與鏈上應用網路。無論是公鏈、DePIN、AI等基礎設施,還是錢包、跨鏈橋等去中心化應用,它們才是支撐這個行業繼續前進的底層基礎。
長期主義的核心在於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理解與參與,而非對幣價的執着。真正值得投資的是那些不斷迭代協議、推動落地、試圖用區塊鏈解決現實問題的項目。投資者應該關注這些項目,而不是過分焦慮短期行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