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麥當勞員工到加密巨頭: Johann Kerbrat的Web3逆襲之路
從麥當勞員工到加密業務掌舵人:Johann Kerbrat的逆襲之路
十五年前,21歲的Johann Kerbrat在法國裏維埃拉附近的一間小公寓裏,白天在快餐店工作,晚上自學編程。如今,他已成爲某知名金融科技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兼加密業務總監,帶領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加密產品。
創業起步
Kerbrat回憶起自己的創業歷程時說:"我當時的工作室可能比一般家庭的浴室還小。"在進入尼斯大學之前,他辭去工作,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這是一家無代碼支付公司,旨在幫助小商戶無需聘請開發人員就能建立電商網站。
"那正是電子商務起步的階段。當時的商戶要麼需要花費巨額資金僱傭代理機構,要麼就無法開展線上業務。我們的創意是讓人們無需技術知識就能建立自己的商店,有點像現在的某些知名電商平台。"
比特幣啓蒙
Kerbrat後來提到,是一次與希臘同學的交談讓他意識到傳統銀行體系的脆弱性。那位同學告訴他,自己家人的銀行帳戶在歐元區危機中被凍結,生活陷入停滯。同時,他平台上的商戶也經常反饋手續費高昂、退款流程復雜,信用卡欺詐成爲難以控制的成本。
"然後我讀到了比特幣白皮書,"他說,"我當時就想:'這簡直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
那是2010年。Kerbrat開始組裝礦機,部署錢包,嘗試構建基於比特幣的支付接口。他沒有通過比特幣一夜暴富,也沒選擇成爲投機者,而是努力理解這項技術背後的真正潛力。
"在那個階段,你會意識到加密貨幣不僅僅是一種資產,而是一種結構性變革。"
職業發展與轉折
後來,Kerbrat先後加入了多家知名科技公司,擔任核心工程師。在加入現在的公司之前,他還在一個專注於隱私技術的區塊鏈項目擔任工程副總裁,專注於零知識證明等隱私技術。這段經歷讓他重返加密領域,也讓他認識到用戶體驗是加密行業最大的短板。
2021年,他正式加入現在的公司,擔任首席技術官,2023年升任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此時距離他第一次接觸比特幣白皮書,已經過去了整整13年。
領導加密業務
在Kerbrat的帶領下,公司相繼推出了多項重要的加密產品:
Kerbrat強調,"合規不是障礙,而是一種市場壁壘"。這也是公司能在加密業務上站穩腳跟的關鍵。
最新產品布局
近期,公司宣布了一系列重要舉措:
Kerbrat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加密技術"隱身"在背景中,就像基礎設施一樣。"你不會去想水是如何流到水龍頭裏的,"他說,"你只是期望它直接打開就能用。"
這些新舉措旨在將傳統金融與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相融合。公司的代幣化美股和ETF現已面向30個歐盟和歐洲經濟區國家的用戶開放,提供每週5天、每天24小時的交易訪問權限,支持股息支付,且不收取佣金或點差。
在美國,公司正在推出以太坊和Solana的質押服務。在歐洲,加密貨幣永續期貨將爲符合條件的用戶提供高達3倍的槓杆。其他升級還包括智能交易所路由、稅收批次管理和高級圖表工具。
"當我們談論大規模採用時,"Kerbrat說,"這就是它的樣子。一個人們使用卻無需了解其工作原理的產品。"
對於Kerbrat來說,這次回到戛納不僅具有象徵意義,更見證了他的成長歷程。從7歲開始接觸電腦,11歲開始編程,到17歲時已經開始嘗試解決互聯網經濟的缺陷,Kerbrat的經歷充分展示了他的創新精神和對技術的熱愛。
"從沒想過會以這種方式回來,"Kerbrat感慨道,回顧自己從一個在小公寓裏自學編程的年輕人,到如今領導一家大公司加密業務的歷程。這不僅是個人的成功故事,也折射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在過去十幾年間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