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原生加密時代終結 鏈上新霸權崛起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一、合規的必然
加密貨幣從小衆走向主流的過程中,去中心化區塊鏈爲世界提供了一片監管的真空地帶。雖然中本聰的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未能實現初衷,但卻開啓了一個全新的平行世界。這個世界超越了傳統法律、政府乃至社會與宗教的約束,存在於無數節點之上的互聯網中。
監管的缺失成爲推動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最初的ICO到後續的各種變體、DeFi的興起、再到現今備受關注的穩定幣,無一不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正是擺脫了傳統金融的桎梏,才造就了加密行業今天的繁榮。
然而,隨着行業的不斷發展,尋求合規似乎成爲了一種必然趨勢。無論是比特幣ETF的獲批,還是近期的一些政治事件,都標志着原生加密時代正在逐漸走向終結。行業開始積極尋求合規,努力滿足傳統金融的需求,穩定幣、實物資產代幣化、支付等領域成爲了發展的重點。除此之外,純粹的資產發行仍然是市場的主流,一個簡單的圖片、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或一串代碼就能成爲人們討論的焦點。
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在於,區塊鏈技術目前還缺乎有效約束地址背後各種實體的手段。雖然我們可以保證節點的誠實性和去中心化金融的無中介性,但對於這個"黑暗森林"中可能發生的其他事情,我們卻無能爲力。許多曾經火熱的概念,如NFT、GameFi、SocialFi等,都高度依賴於項目背後的實體。區塊鏈雖然具有強大的籌資能力,但如何約束項目方合理使用這些資金並將創意轉化爲真正的項目,仍然是一個難題。
非金融化的願景並不是單純通過提升基礎設施性能就能實現的。即便在中心化的環境下都難以做好這些事情,更何況是在鏈上。我們無法對項目方實施"工作量證明",因此向合規低頭或許是未來非金融化的一個新起點,盡管這看似有些諷刺。
加密行業正在逐漸成爲傳統金融的一個子集,這個去中心化帳本的話語權開始被上層掌控。自下而上的創新越來越少,機會也在不斷被壓縮。我們正在迎來的,是一個鏈上霸權的新時代。
二、穩定幣的演變
鏈上霸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穩定幣的發展,二是傳統互聯網模式的重演。
就穩定幣而言,目前市場主要由法幣錨定穩定幣和收益型穩定幣主導。最近,《天才法案》的通過成爲了法幣錨定穩定幣領域的一件大事。該法案主要內容包括:
這一法案的通過意味着鏈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納入監管框架,美國企業在享受美債紅利的同時,也將對鏈上交易有更大的掌控權。這不僅關乎美元霸權的延續,還可能影響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的運作。
另一方面,收益型穩定幣也在快速發展。Ethena等項目提出了新的構想,希望在牛市中提供高收益率,同時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然而,隨着傳統對沖基金、做市商和交易所的紛紛入局,這一領域已經變得異常火熱。
這種病態的收益型穩定幣熱潮似乎已經偏離了其原有的意義。項目方開始利用自身的原始積累和更激進的策略來搶佔市場,而真正創新的項目卻被邊緣化。在這場競爭中,技術創新和去中心化似乎已不再重要,高收益率和便捷性成爲了唯一的衡量標準。
雖然相比於一些投機性很強的項目,收益型穩定幣可能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但當這種類似於中心化交易所理財產品的包裝成爲本輪唯一的創新點時,不禁讓人感嘆過去的發展路徑可能存在偏差。
三、資產發行的變遷
公鏈一直是最大的資產發行平台,從最初的ICO開始,這個遊戲就在不斷演變。盡管這些變化推動了一些新概念的誕生,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但如今似乎都在向傳統互聯網模式靠攏。一些新興平台的盈利模式已經與Web2非常相似,對社區的回饋幾乎爲零,在這一點上甚至不如中心化交易所。
Web3的初衷是實現一切的民主化,共同創造、共同建設、共同富裕,但現在這一理念似乎已經變質。更令人擔憂的是,現在所有的大玩家都在研究如何打造更具創新性的資產發行平台。
Launchpad已經成爲原生加密用戶尋求暴富的最後樂土,但這裏的生態同樣存在問題。投資者不僅需要向平台支付費用,還要面臨激烈的競爭。資產發行的模式也在不斷演變,甚至出現了完全脫離區塊鏈的項目。從年初的AI框架開始,一些完全離鏈的項目也開始發行代幣,而這些項目本身又可能是一個鏈下的資產發行平台。
這種極致的投機行爲正在不斷降低行業的底線。從AI到DeSci,再到名人幣,各種概念輪番上陣,試圖榨幹市場的流動性。當市場開始遇冷,新的敘事無法接棒時,一些項目甚至開始公開玩起了龐氏騙局。
在上一個週期中,盡管存在各種投機行爲,但至少留下了DeFi這樣的創新成果,爲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想法。而這個階段的投機似乎只是在不斷簡化發行門檻,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惡性事件。這或許意味着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規則來規範行業的發展。
四、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過去,一個項目的崛起主要依靠其技術實力和背後的敘事,在凝聚共識後迅速發展。而現在,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購買注意力的時代。有的項目通過積分系統吸引用戶,有的則像傳統交易所那樣投入大量資金扶持意見領袖。這種類似於電商平台結合短視頻帶貨的營銷方式,正在整個行業內蔓延。相比於創始人不斷宣講技術,這種方式似乎更加直接有效。
毫無疑問,注意力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但它的價值卻難以量化。一些項目正在嘗試將注意力貨幣化,但這種模式並不算什麼新鮮事物,早在社交金融概念興起時就已經出現過。雖然有項目聲稱可以通過AI來識別信息的"價值",但這種模式顯然無法真正捕捉長期價值,代幣正在成爲一種"快消品"。
積分制營銷策略的弊端已經顯而易見。如果未來的項目發展主要依靠購買注意力,我們很難判斷這種行爲是否正確。雖然項目方努力營銷本無可厚非,但目前行業似乎正在走向一種全民炒作的趨勢。舊的加密時代可能已經走到盡頭,販賣影響力賺錢已經成爲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政治人物到大型交易所再到意見領袖,每個參與者都在各取所需,但真正促進行業繁榮的項目卻寥寥無幾。
結語
穩定幣的全球化和區塊鏈支付的普及似乎已成定局。然而,作爲這個生態系統的原住民,我們可能並不滿足於此。我們需要真正的鏈上原生穩定幣,需要更多非金融化的應用,需要下一波創新浪潮。我們也不希望生活在一個僅僅販賣流量的Web3世界裏。
時間似乎在驗證一些比特幣早期支持者的觀點,但我仍然希望未來能夠證明他們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