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成爲上市公司新寵,銀行業加速融入加密世界近期,特斯拉投資15億美元購入比特幣,僅10天便獲得8億美元的浮盈,超過了其十餘年造車的盈利。這一舉動,加上其他機構的入場,直接將比特幣市值推至萬億美元關口。與此同時,微策略公司通過可轉債再次募集到10.5億美元,用於繼續增持比特幣。該公司自去年以來已累計購入超7萬枚比特幣。這種熱情不僅反映了比特幣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時代下的"避風港"地位,更體現了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日益開放的態度,爲其未來更廣泛的接受度奠定了基礎。讓我們梳理一下銀行業和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在加密領域的布局情況,這些動向無疑爲觀望者提供了入場的信心支撐。## 銀行業與加密企業:雙向開放,加速融合長期以來,監管機構對加密市場的一個主要顧慮是缺乏可靠的托管方式。許多加密行業機構無法獲得完整的銀行服務,這成爲阻礙上市公司配置加密資產的主要因素。然而,2020年這一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據統計,目前有35家對加密行業友好且與加密原生企業有實質業務往來的銀行。其中11家在美國,10家在瑞士,其餘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和馬耳他等歐洲金融中心。這些銀行的資產中位數爲8.66億美元,其中6家總資產超過20億美元。美國在加密銀行業方面的領先地位,不僅源於其長期對加密行業的探索,更與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去年發布的一系列行政令密切相關。這些政策促進了加密原生企業與傳統銀行的快速融合。例如,OCC推出的支付特許狀使得一些加密原生企業可以將州級信托公司許可證升級爲國家信托銀行許可證。同時,OCC還爲美國銀行業直接托管加密資產開闢了通道,甚至允許銀行業未來使用公鏈和加密美元穩定幣作爲支付、清算及結算的基礎設施。在此背景下,不少銀行業巨頭已經入局或表示積極態度。例如,某大型銀行已經爲多家美國持牌交易所提供銀行服務。另一家全球最大的托管銀行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新的數字貨幣托管部門,協助用戶交易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數字資產。瑞士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加密友好型銀行集中地。早在2019年,瑞士金融監督管理局就開放了符合資質的加密企業申請銀行牌照,並允許傳統銀行業參與其中。同年,多家該國傳統大型銀行獲準開展加密資產托管業務。在亞洲,新加坡某銀行率先推出了集數字資產發行、交易及托管於一體的平台,初期支持多種主流加密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互兌服務。## 比特幣成爲上市公司標配,機構爭相入場傳統大型銀行與加密銀行的不斷融合爲特斯拉等企業入場提供了基礎條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配置比特幣,爲特斯拉的舉動提供了有力支持。據統計,目前已有19家北美和歐洲上市公司配置了比特幣。此外,還有一些"類ETF"基金管理着大量比特幣。這兩類機構合計持有的比特幣總量達到948,720枚,佔比特幣總量的4.747%。值得注意的是,某大型加密貨幣基金的業務在2020年實現爆發式增長,資產管理規模(AUM)增長了近50倍,截至2021年2月20日已達436.26億美元。市場預期2021年將出現更多類似的基金競爭者。美國長期未獲批的比特幣ETF也有較大可能在今年推出,且可能會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管理費率。例如,某新推出的比特幣信托基金年化管理費率僅爲1.75%,低於某知名基金的2%。加拿大最近已有兩支比特幣ETF開始交易,其中首只ETF單日交易額達1.65億美元,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投資者關注。對於特斯拉等上市機構而言,它們將擁有更多元化的配置和套利比特幣的工具與渠道。通過完全合規的證券市場購買比特幣可能成爲上市機構更爲穩健的選擇。
比特幣成上市公司新寵 銀行業加速融入加密世界
比特幣成爲上市公司新寵,銀行業加速融入加密世界
近期,特斯拉投資15億美元購入比特幣,僅10天便獲得8億美元的浮盈,超過了其十餘年造車的盈利。這一舉動,加上其他機構的入場,直接將比特幣市值推至萬億美元關口。
與此同時,微策略公司通過可轉債再次募集到10.5億美元,用於繼續增持比特幣。該公司自去年以來已累計購入超7萬枚比特幣。
這種熱情不僅反映了比特幣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時代下的"避風港"地位,更體現了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日益開放的態度,爲其未來更廣泛的接受度奠定了基礎。
讓我們梳理一下銀行業和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在加密領域的布局情況,這些動向無疑爲觀望者提供了入場的信心支撐。
銀行業與加密企業:雙向開放,加速融合
長期以來,監管機構對加密市場的一個主要顧慮是缺乏可靠的托管方式。許多加密行業機構無法獲得完整的銀行服務,這成爲阻礙上市公司配置加密資產的主要因素。然而,2020年這一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
據統計,目前有35家對加密行業友好且與加密原生企業有實質業務往來的銀行。其中11家在美國,10家在瑞士,其餘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和馬耳他等歐洲金融中心。這些銀行的資產中位數爲8.66億美元,其中6家總資產超過20億美元。
美國在加密銀行業方面的領先地位,不僅源於其長期對加密行業的探索,更與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去年發布的一系列行政令密切相關。這些政策促進了加密原生企業與傳統銀行的快速融合。
例如,OCC推出的支付特許狀使得一些加密原生企業可以將州級信托公司許可證升級爲國家信托銀行許可證。同時,OCC還爲美國銀行業直接托管加密資產開闢了通道,甚至允許銀行業未來使用公鏈和加密美元穩定幣作爲支付、清算及結算的基礎設施。
在此背景下,不少銀行業巨頭已經入局或表示積極態度。例如,某大型銀行已經爲多家美國持牌交易所提供銀行服務。另一家全球最大的托管銀行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新的數字貨幣托管部門,協助用戶交易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數字資產。
瑞士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加密友好型銀行集中地。早在2019年,瑞士金融監督管理局就開放了符合資質的加密企業申請銀行牌照,並允許傳統銀行業參與其中。同年,多家該國傳統大型銀行獲準開展加密資產托管業務。
在亞洲,新加坡某銀行率先推出了集數字資產發行、交易及托管於一體的平台,初期支持多種主流加密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互兌服務。
比特幣成爲上市公司標配,機構爭相入場
傳統大型銀行與加密銀行的不斷融合爲特斯拉等企業入場提供了基礎條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配置比特幣,爲特斯拉的舉動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統計,目前已有19家北美和歐洲上市公司配置了比特幣。此外,還有一些"類ETF"基金管理着大量比特幣。這兩類機構合計持有的比特幣總量達到948,720枚,佔比特幣總量的4.747%。
值得注意的是,某大型加密貨幣基金的業務在2020年實現爆發式增長,資產管理規模(AUM)增長了近50倍,截至2021年2月20日已達436.26億美元。
市場預期2021年將出現更多類似的基金競爭者。美國長期未獲批的比特幣ETF也有較大可能在今年推出,且可能會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管理費率。
例如,某新推出的比特幣信托基金年化管理費率僅爲1.75%,低於某知名基金的2%。加拿大最近已有兩支比特幣ETF開始交易,其中首只ETF單日交易額達1.65億美元,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投資者關注。
對於特斯拉等上市機構而言,它們將擁有更多元化的配置和套利比特幣的工具與渠道。通過完全合規的證券市場購買比特幣可能成爲上市機構更爲穩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