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名「數字資產」,台灣該跟上嗎?從《政策宣言2.0》看 Web3 浪潮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戰

Gate訊,隨著全球數位資產浪潮的興起,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與監管框架正不斷演進。近期,香港以其前瞻性的姿態,積極擁抱 Web3 時代,發布了《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簡稱《政策宣言2.0》),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舉動,便是正式將「虛擬資產」更名為「數字資產」。此舉不僅拓寬了覆蓋範圍,更傳遞出香港構建全面、積極數位資產生態的決心。面對香港的積極轉變,台灣是否也該重新審視對「虛擬資產」的定義,並思考如何在全球 Web3 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正名「數字資產」:香港擁抱 Web3 的策略升級

據港媒報導,隨著港府發表《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其中用字可見官方已正式將「虛擬資產」改為「數字資產」。業界普遍認為,「數字資產」的用詞更全面,涵蓋了現有金融產品代幣化等更廣泛的範疇,且形象更為正面。香港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正名後「數字資產」覆蓋更廣,也清楚闡述了下一步的政策願景和方向。

這份宣言是繼香港證監會在今年 2 月發布「ASPIRe」路線圖(涵蓋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及虛擬資產託管服務的新監管框架,並將推動虛擬資產產品和服務的擴展)之後的下一階段發展。它致力於聚焦提升數位資產交易流動性、推動更多元化的數位資產產品供應,賦能業界發展、促進普惠金融、培養人才,進而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數位資產中心的地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數字資產是金融科技的重要一環。宣言展示我們對創新的支持,並結合穩健監管,讓數字資產生態圈與實體經濟緊密連結。」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補充:「新框架讓香港站在數字轉型前沿,為企業與投資者提供清晰路線圖。」

二、LEAP 框架:建構值得信賴的數位資產生態圈

《政策宣言2.0》提出了「LEAP」框架,旨在形成一個值得信賴、可持續且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數位資產生態圈。該框架涵蓋四大核心支柱:

優化法律與監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香港將建立統一且全面的監管框架,涵蓋數位資產交易所、穩定幣發行人、數位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及託管服務提供者,以投資者和消費者保障為核心。證監會將成為主要監管機構,負責發牌及註冊事宜,金管局則監督銀行的數位資產交易和託管活動。香港將積極採納國際標準,確保監管與全球接軌。此外,財庫局及金管局將主導檢討代幣化相關法律與監管框架,推動代幣化在香港的進一步應用。財庫局與證監會將就交易及託管發牌機制展開公眾諮詢,細節陸續公布。

擴展代幣化產品種類(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 香港將把代幣化政府債券發行常規化,並鼓勵市場在貴金屬、有色金屬及再生能源等不同領域應用代幣化技術。金管局的 Ensemble 計畫將鼓勵代幣化傳統金融產品和現實世界資產的收益流。同時,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代幣化 ETF 也將豁免印花稅,並推動將指明的數位資產納入私人形式發售的基金及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的利得稅豁免範圍。

推動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 香港將支持穩定幣及其他代幣化項目,包括探討以穩定幣作支付工具。數碼港將協助政府打造穩定的專業人才儲備,並推出區塊鏈及數位資產試點資助計畫。投資推廣署也將支持數位資產服務提供者在港設立及擴展業務。

人才與合作夥伴發展(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香港將持續鼓勵數位資產產業的培訓及人才發展,特別是區塊鏈應用、人工智慧整合及數位資產創新。政府將推動大學與業界之間的策略合作,並加強監管機構與執法機構之間的合作,支持發展透明、安全且具韌性的數位資產市場。

透過「LEAP」框架,香港期望在推動創新同時確保風險可控,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三、穩定幣監管先行: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實施

《政策宣言2.0》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穩定幣監管制度的明確落實。香港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起實施穩定幣發行人監理制度。該制度將對儲備資產管理、穩定機制、贖回流程及審慎風險管理等提出嚴格要求,旨在促進香港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研究及落實方案至不同應用場景。香港歡迎市場參與者就如何試驗及使用已獲發牌的穩定幣提出建議。

這項舉措與全球趨勢不謀而合。 6 月 26 日,加拿大銀行監管機構也表示已準備好監管穩定幣,監管框架正在製定中。這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逐步認識到穩定幣在數位經濟中的重要性,並積極探索其監管路徑。

四、穩定幣: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創新的新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章俊發文指出,儘管現實貨幣體系中美元霸權仍難撼動,但區塊鏈領域的規則重構為各國貨幣提供了「換道競爭」的可能。他認為,穩定幣推動的「法定貨幣數位化」或成為貨幣形態的新飛躍,尤其當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提上日程,不同抵押品、不同信用主體發行的穩定幣將建構更複雜的金融生態,加速實體資產與數位資產的價值聯通。

章俊強調,香港已率先推出穩定幣條例並啟動試點,釋放正面訊號。對人民幣而言,佈局穩定幣既是因應美元數位化壓制的主動作為,也是全球化進程中鏈上金融體系建構的必然選擇。在傳統貨幣格局下,區塊鏈技術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透過穩定幣拓展使用場景、嵌入全球支付網絡,預計將在百年變局中重塑國際貨幣競爭格局。

當然,穩定幣的技術漏洞(如智慧合約風險)、抵押品管理(如錨定資產波動)及監管套利等風險不容忽視。但歷史經驗表明,金融創新往往伴隨風險博弈,唯有在完善監管框架、強化技術安全的前提下包容發展,才能推動穩定幣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進化」,為全球金融體系注入創新活力。

結語:台灣該跟上嗎?

《香港數位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的發布,特別是穩定幣監管制度的明確,標誌著香港在數位資產領域的戰略佈局進入了新階段。透過優化監管、擴展代幣化產品、推動應用場景和培養人才,香港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全面、安全、創新的數位資產生態圈。穩定幣作為連結傳統金融與數位世界的橋樑,其在香港的規範發展,不僅將為全球 Web3 創新提供肥沃土壤,也可能為人民幣國際化等宏觀金融議題帶來新的機會。香港,正以其獨特的開放性和前瞻性,加速邁向全球數位資產中心的地位。

然而,動區(BlockTempo)報導指出,或許有讀者會發現,台灣官方也普遍傾向使用「虛擬貨幣」(動區更傾向使用「加密貨幣」),例如台灣金管會此前公佈的《虛擬資產服務法》。香港政府此舉是否會影響台灣官方未來也進行更名,可以再觀察一下。

不過更務實的是,與香港的積極作風相比,台灣在金融創新上普遍仍秉持著「先防範風險,再談創新」的保守風格。在變化快速的 Web3 時代下,此舉雖然能防範風險,但也很容易錯失成長的機會。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標誌香港加速擁抱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為全球業者提供了進入亞洲市場的新門戶,也為本地金融體系注入更多活力。如何找到適合台灣與產業發展的步伐,在風險控管與創新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所有人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RWA-5.31%
最後編輯於2025-06-27 07:47:46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