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再度冲击美国资本市场近日,一家知名加密机构再次将目光投向美国资本市场。某知名区块链公司旗下的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在此前上市尝试未果后,决定重启其IPO计划。随着美国监管环境逐渐明朗以及机构资本加速涌入,Bullish凭借其充足的早期比特币储备和强大的传统资本支持,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然而,该公司仍面临营收压力和客户集中度过高等挑战。## 合规布局与资本加持,三年后重启上市计划7月18日,Bullish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LSH"。具体发行股票数量和价格区间尚未确定。此次IPO由多家知名投行负责承销,包括摩根大通、杰富瑞金融集团、花旗集团等。SEC授予承销商30天内购买额外股票的选择权。Bullish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选择此时进行IPO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字资产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起点。他强调,透明度和合规性是Bullish运营的核心价值观,这与公开资本市场的要求高度契合。成为上市公司将为Bullish带来多方面优势,包括提升信誉、获得更多资本渠道以及拥有用于战略收购的股权货币。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Bullish首次尝试进入资本市场。早在2021年,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就宣布计划通过SPAC方式上市,当时估值高达90亿美元。然而,由于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环境剧变,市场风险偏好骤降,加密资产进入熊市周期,Bullish最终于2022年下半年终止了SPAC计划。此次重启IPO计划,反映了Bullish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和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市场监管正在逐步明朗,多家加密机构纷纷推进上市进程;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数字资产领域,加速了加密行业的合规与机构化趋势。Bullish也在积极完善全球合规布局,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并获得了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此外,Bullish获得了多位重量级传统资本的支持。公司重要股东包括硅谷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其创立的基金是Bullish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之一。而Bullish的CEO Tom Farley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 巨额亏损与雄厚储备并存,管理层高度集中持股Bullish的主要业务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加密媒体CoinDesk。根据最新IPO文件,截至2025年3月31日,Bullish交易所累计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其中现货交易是重要业务。2024年,平台日均交易量达14.9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交易量分别达到108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和43%。然而,Bullish也面临一些挑战。公司的核心业务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高度依赖大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据现货交易量的69%、交易收入的83%。从财务表现来看,Bullish近年呈现明显波动。2022年净亏损高达42.46亿美元,2024年实现7956万美元净利润,但2025年第一季度又出现3.48亿美元净亏损,与去年同期1.05亿美元净收入形成强烈对比。尽管业绩承压,Bullish仍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持有的流动资产价值超过19.62亿美元,包括大量比特币、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资产。不过,Bullish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从2022年底的约66720个减少到2025年3月31日的约20960个,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在股权结构方面,Bullish的控制权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多名高管共持有超过六成的A类普通股和绝大部分股权。重要外部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总的来说,Bullish正试图抓住监管窗口开放和资本市场回暖的机会,进军主流市场。然而,公司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未来仍面临不小挑战。
Bullish重启IPO计划 冲击美国资本市场
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再度冲击美国资本市场
近日,一家知名加密机构再次将目光投向美国资本市场。某知名区块链公司旗下的加密交易平台Bullish在此前上市尝试未果后,决定重启其IPO计划。随着美国监管环境逐渐明朗以及机构资本加速涌入,Bullish凭借其充足的早期比特币储备和强大的传统资本支持,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然而,该公司仍面临营收压力和客户集中度过高等挑战。
合规布局与资本加持,三年后重启上市计划
7月18日,Bullish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LSH"。具体发行股票数量和价格区间尚未确定。此次IPO由多家知名投行负责承销,包括摩根大通、杰富瑞金融集团、花旗集团等。SEC授予承销商30天内购买额外股票的选择权。
Bullish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选择此时进行IPO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字资产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起点。他强调,透明度和合规性是Bullish运营的核心价值观,这与公开资本市场的要求高度契合。成为上市公司将为Bullish带来多方面优势,包括提升信誉、获得更多资本渠道以及拥有用于战略收购的股权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Bullish首次尝试进入资本市场。早在2021年,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就宣布计划通过SPAC方式上市,当时估值高达90亿美元。然而,由于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环境剧变,市场风险偏好骤降,加密资产进入熊市周期,Bullish最终于2022年下半年终止了SPAC计划。
此次重启IPO计划,反映了Bullish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和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市场监管正在逐步明朗,多家加密机构纷纷推进上市进程;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数字资产领域,加速了加密行业的合规与机构化趋势。Bullish也在积极完善全球合规布局,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并获得了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此外,Bullish获得了多位重量级传统资本的支持。公司重要股东包括硅谷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其创立的基金是Bullish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之一。而Bullish的CEO Tom Farley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
巨额亏损与雄厚储备并存,管理层高度集中持股
Bullish的主要业务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加密媒体CoinDesk。根据最新IPO文件,截至2025年3月31日,Bullish交易所累计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其中现货交易是重要业务。2024年,平台日均交易量达14.9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交易量分别达到108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和43%。
然而,Bullish也面临一些挑战。公司的核心业务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高度依赖大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据现货交易量的69%、交易收入的83%。
从财务表现来看,Bullish近年呈现明显波动。2022年净亏损高达42.46亿美元,2024年实现7956万美元净利润,但2025年第一季度又出现3.48亿美元净亏损,与去年同期1.05亿美元净收入形成强烈对比。
尽管业绩承压,Bullish仍保持充沛的流动性。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持有的流动资产价值超过19.62亿美元,包括大量比特币、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资产。不过,Bullish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从2022年底的约66720个减少到2025年3月31日的约20960个,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
在股权结构方面,Bullish的控制权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多名高管共持有超过六成的A类普通股和绝大部分股权。重要外部机构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Bullish正试图抓住监管窗口开放和资本市场回暖的机会,进军主流市场。然而,公司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未来仍面临不小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