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生效,中国大陆或将推出人民币稳定币8月1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仅允许发行以港元为锚定的稳定币,发行主体必须获得相关监管牌照,资产储备限于本币现金与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这一举措表明,稳定币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驱动产品,而是成为主权货币在区块链上的延伸工具。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积极探索稳定币相关政策。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已成为货币政策与主权治理的重要议题,其焦点已发生转移。目前,全球稳定币监管呈现三种主要路径,分别由美国、欧盟和香港代表。美国采取市场主导、制度托底的方式。美国允许市场参与者发行稳定币,但要求必须锚定美元、持有合规储备,并接受金融体系的审计。这种模式使美元能够自然渗透到Web3的各个领域,但也存在储备失守、信息披露滞后等风险。欧盟选择了监管内置、权限收缩的路径。通过MiCA法案,欧盟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监管,特别是对大规模流通的稳定币施加更多限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稳定币的发展,但也保护了欧元区的货币主权。香港则采取牌照前置、场景封闭的策略。香港仅允许发行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本地注册并获得相关牌照,且仅限在特定支付场景中使用。这种做法体现了香港监管当局对货币主权、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重视。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正在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根据目前的政策动向,未来的人民币稳定币可能采取以下方式:1. 由国有大行或政策金融机构主导发行,而非央行直接发币。2. 锚定资产可能选择央票、MLF或部分外汇储备等政策性金融工具。3. 采用链上发行、链下审计结算的双层托管机制。4. 优先在香港进行试点,后续可能向特定境内场景延伸。5. 主要服务于跨境支付、企业清结算等B端需求。这种设计旨在推动人民币的链上延展和离岸流通结构重构,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工具。对于Web3创业者而言,人民币稳定币的出现将带来新的机遇。他们可以围绕跨境结算工具、RWA接口、应用场景服务以及风险管理与合规中介等方向进行布局。例如,开发支付API、结算插件、资金流追踪模块,或者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资产接口等。尽管人民币稳定币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但其战略意义已日益凸显。Web3创业者应关注支付、结算、链下打通、跨境流通等方向,提前布局合规接入点,以在未来获得更多资源、政策和用户支持。
香港实施稳定币新规 人民币稳定币呼之欲出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生效,中国大陆或将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8月1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仅允许发行以港元为锚定的稳定币,发行主体必须获得相关监管牌照,资产储备限于本币现金与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这一举措表明,稳定币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驱动产品,而是成为主权货币在区块链上的延伸工具。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积极探索稳定币相关政策。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已成为货币政策与主权治理的重要议题,其焦点已发生转移。
目前,全球稳定币监管呈现三种主要路径,分别由美国、欧盟和香港代表。
美国采取市场主导、制度托底的方式。美国允许市场参与者发行稳定币,但要求必须锚定美元、持有合规储备,并接受金融体系的审计。这种模式使美元能够自然渗透到Web3的各个领域,但也存在储备失守、信息披露滞后等风险。
欧盟选择了监管内置、权限收缩的路径。通过MiCA法案,欧盟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监管,特别是对大规模流通的稳定币施加更多限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稳定币的发展,但也保护了欧元区的货币主权。
香港则采取牌照前置、场景封闭的策略。香港仅允许发行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本地注册并获得相关牌照,且仅限在特定支付场景中使用。这种做法体现了香港监管当局对货币主权、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重视。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正在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根据目前的政策动向,未来的人民币稳定币可能采取以下方式:
这种设计旨在推动人民币的链上延展和离岸流通结构重构,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工具。
对于Web3创业者而言,人民币稳定币的出现将带来新的机遇。他们可以围绕跨境结算工具、RWA接口、应用场景服务以及风险管理与合规中介等方向进行布局。例如,开发支付API、结算插件、资金流追踪模块,或者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资产接口等。
尽管人民币稳定币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但其战略意义已日益凸显。Web3创业者应关注支付、结算、链下打通、跨境流通等方向,提前布局合规接入点,以在未来获得更多资源、政策和用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