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币圈的转变:从创新到抽水的时代在近期的香港共识大会之后,与国内朋友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币圈氛围的微妙变化。虽然熟悉的面孔依旧活跃,但市场的"气质"已经悄然改变。这不是典型的牛市或熊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化"状态。在这个新时代,币圈似乎只剩下一种生意模式:卖币。## 行业生态的三大支柱传统上,币圈的运转依赖于三个核心环节:1. 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如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等。2. 价值发现:通过投资和交易定价,发掘潜力资产。3. 价值流通:构建销售渠道,促进代币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流转。理想情况下,这三个环节应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前两者日渐式微,而第三者却空前繁荣。## 单一化的市场焦点如今,项目方不再专注于用户需求和产品开发,投资机构也不再深入研究行业趋势。整个市场似乎只剩下一个声音:"如何卖出代币?"这种现象导致了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同质化,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从币圈日益稀缺的存量资金中分一杯羹。## 创新精神的消退与2022年FTX崩溃后的低谷期不同,当时大量资金仍留存在投资机构手中,能够支持创新项目。而现在,大部分资金被中间环节吸收,项目方更倾向于成为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的中间商,追求快速套利而非真正的价值创造。币圈的创新路径似乎变成了:"构建吸引人的叙事 → 快速包装 → 寻找上市渠道 → 套现离场"## 长期影响这种模式看似各方受益,但长远来看,缺乏正面外部性将导致严重后果。中间商垄断加剧,抽水比例不断上升。上游项目方因高风险低回报而退场,下游散户因难以盈利而离开。当服务方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时,整个生态就像一个癌症患者,最终可能导致整体衰退。## 未来展望币圈作为周期性市场,乐观者相信终将迎来真正的"价值之春",新技术和新模式将重燃创新热情。悲观者则认为还需经历更深层次的洗牌,才能实现真正的重建。无论如何,从业者可能需要经历一段充满质疑和困惑的时期。但这正是市场的本质——周期即命运,泡沫也可能是新阶段的序曲。未来或许光明,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漫长而曲折。
币圈生态异化:从创新驱动到抽水为王的转变
币圈的转变:从创新到抽水的时代
在近期的香港共识大会之后,与国内朋友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币圈氛围的微妙变化。虽然熟悉的面孔依旧活跃,但市场的"气质"已经悄然改变。
这不是典型的牛市或熊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化"状态。在这个新时代,币圈似乎只剩下一种生意模式:卖币。
行业生态的三大支柱
传统上,币圈的运转依赖于三个核心环节:
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如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等。
价值发现:通过投资和交易定价,发掘潜力资产。
价值流通:构建销售渠道,促进代币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流转。
理想情况下,这三个环节应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前两者日渐式微,而第三者却空前繁荣。
单一化的市场焦点
如今,项目方不再专注于用户需求和产品开发,投资机构也不再深入研究行业趋势。整个市场似乎只剩下一个声音:"如何卖出代币?"
这种现象导致了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同质化,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从币圈日益稀缺的存量资金中分一杯羹。
创新精神的消退
与2022年FTX崩溃后的低谷期不同,当时大量资金仍留存在投资机构手中,能够支持创新项目。而现在,大部分资金被中间环节吸收,项目方更倾向于成为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的中间商,追求快速套利而非真正的价值创造。
币圈的创新路径似乎变成了: "构建吸引人的叙事 → 快速包装 → 寻找上市渠道 → 套现离场"
长期影响
这种模式看似各方受益,但长远来看,缺乏正面外部性将导致严重后果。中间商垄断加剧,抽水比例不断上升。上游项目方因高风险低回报而退场,下游散户因难以盈利而离开。
当服务方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时,整个生态就像一个癌症患者,最终可能导致整体衰退。
未来展望
币圈作为周期性市场,乐观者相信终将迎来真正的"价值之春",新技术和新模式将重燃创新热情。悲观者则认为还需经历更深层次的洗牌,才能实现真正的重建。
无论如何,从业者可能需要经历一段充满质疑和困惑的时期。但这正是市场的本质——周期即命运,泡沫也可能是新阶段的序曲。
未来或许光明,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漫长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