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DePIN: 分布式基础设施引领加密与AI融合新机遇
AI和加密:分布式基础设施的新机遇
在当今科技界,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是两个最具想象力的领域。这两个行业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功都可能带来巨大回报。
有趣的是,一些人能够同时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成功。例如Sam Altman,他通过OpenAI的ChatGPT在AI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同时还发行了加密货币WLD,成为加密领域的头部项目之一。
那么,有没有既涉足AI又涉足加密的优质项目呢?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项目,而且其逻辑可能比单纯的AI或加密项目更加合理 - 那就是用Web3的方式构建AI基础设施。
自从大语言模型兴起以来,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急剧增加。AI基础设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耗电量巨大。除了高昂的电费,GPU芯片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人民币。这些通常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负担得起。
而Web3的理念正是要降低这些基础设施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其中。AI的算力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提供,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带宽也可以是分布式的。
AI+DePIN赛道概述
因此,今年涌现出了许多AI+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项目。DePIN的核心要素包括:
去中心化:这是与传统云服务提供商最大的区别。理想情况下,普通用户的设备可以组成分布式网络,但也可能最终形成类似比特币挖矿的模式。
物理基础设施:这些服务需要由实际的硬件设备提供,如各种IoT设备、5G基站、服务器或智能手机等。
通证经济:通过经济激励推动社区共同贡献和建设网络。
比特币挖矿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DePIN项目范例。
AI对算力的需求
AI对算力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类:
训练大模型:要求最高,主要由英伟达等顶级厂商提供设备。
大模型推理:用于已训练好的模型与用户交互,算力需求较高但低于训练阶段。
边缘侧小模型:算力需求相对较低,普通设备也可参与。
头部AI+DePIN项目盘点
IO.NET
IO.NET是一个基于Solana的去中心化AI算力平台,今年3月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它可以整合独立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矿工以及其他硬件网络中未充分利用的GPU资源。
IO.NET的目标用户是AI初创公司和开发者,主要用于推理或边缘垂类模型计算。算力提供者主要是游戏玩家和加密GPU矿工。
Aethir
Aethir是一个云计算平台,允许企业和个人将闲置GPU投入共享网络。该项目已完成900多万美元融资,估值1.5亿美元。
Aethir已与全球大型游戏工作室签约,玩家基数达1.5亿。今年3月,Aethir启动"检查器节点"公售,一天内筹集1亿美元。
Grass
Grass是Wynd Network的产品,允许用户通过出售未使用的网络资源来获利。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扩展提供闲置带宽即可赚取积分,这些积分未来将转换为网络所有权。
该项目已完成3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知名的Polychain Capital和No Limit Holdings。
EMC(EdgeMatrix Computing)
EMC是一个边缘矩阵计算项目,主要针对边缘侧的垂类小模型。它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HashKey Capital孵化,已完成两轮融资。
EMC协议允许个人或专业开发者运行节点,使用个人电脑或GPU集群提供AI服务并获得奖励。这使得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到AI基础设施建设中。
结语
AI和加密行业目前都处于投入期,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落地和变现。但通过DePIN的方式,这两个行业可能找到新的结合点和发展机遇。
未来,也许我们的智能设备不仅仅是消费品,还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工具,为我们带来额外收益。这将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