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数据揭秘CT主流代币发行观点误区 真实成功因素大解析
揭秘加密货币推特的虚假宣传:代币发行的真相
加密货币推特(CT)常见的代币发行建议往往与现实脱节。一项针对2025年40次主要代币发行的研究表明,许多流行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
参与度的迷思
许多人obsesses over推特指标,如点赞、转发和回复。然而,研究显示这些参与度指标与价格表现几乎无关,相关系数R²仅为0.038。事实上,高参与度有时反而与较差的表现相关。
唯一显示微弱正相关的是发布前一周的转发量,但相关性也很弱。这意味着在参与式营销和任务平台上投入资金可能是在浪费money。
低流通量的谬论
CT偏爱"低流通量高全面稀释估值(FDV)"的项目,认为这样可以制造稀缺性推高价格。但数据显示,初始流通量占比与价格表现无关。
真正重要的是初始市值(IMC)的美元价值。IMC每增加2.7倍,第一个月的价格表现就会下降约1.56%。关键在于进入市场的总美元价值,而非解锁代币的比例。
风投支持的幻象
融资金额与代币表现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关系。筹集更多资金往往意味着更高估值,需要克服更大的抛售压力。额外资金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更好的代币表现。
炒作时机的误区
传统观点认为应在项目启动周最大化营造FOMO氛围。但数据显示,成功项目往往在启动前就建立了知名度。启动后用户参与度反而会下降,因为用户会转向下一个机会。
真正有效的方法
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代币成功更为重要:
实际产品效用 - 能自然生成内容的项目表现更佳。
交易留存率 - 保持交易量的代币价格表现明显更好。
合理的初始市值 - 成功的最强预测指标。
真实的沟通 - 与产品相匹配的一致语气更受欢迎。
CT的误导原因
CT奖励参与度而非准确性。许多KOL实际上从未发行过代币,缺乏实际经验。真正推出产品的项目往往表现持续良好,与推特粉丝数无关。
成功项目的实际做法
以某区块链项目为例,他们专注于技术解释和教育性内容,在上线后第一周上涨150%。这源于激发了人们对其创新的兴趣,而非拥有海量粉丝。
相比之下,在任务平台和营销上大量投入的项目,其代币往往因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关注而暴跌。
讽刺的是,尽管许多人迎合推特算法,但真正成功的是那些默默构建有用产品并明智发布的项目。公开透明并专注于产品驱动内容的项目表现始终优异。
CT并非有意误导,但当激励机制奖励热门观点而非硬数据时,有用信息就容易被噪音淹没。